第626章 一千八百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主人

  北海州,扶余郡,扶余城。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洒落,王府外已是人头攒动。

  张家悍卒们身着整齐的盔甲,佩戴着醒目的徽章,紧握迅雷铳,严阵以待。

  道路之上,一队盔明甲亮,身披重铠的虎贲军士,手持行刑大钺,马鞍桥上挂着带彤弓和玄弓。

  他们身体绷得笔直,眼眸中射出精光,密切注视着周围的动静,骑着大宛天马,寻找着可疑之人。

  王府入口处,赤山犬和秋田犬八公组成“哼哈二将”组合,带着侍卫们严格检查任何一位出入之人,确保没有人能携带违禁品进入王府。

  王府内部,“影子们”密布在各个角落。

  他们或站在通道口,或巡逻于庭院间,或隐于阴影之中,时刻保持警惕,防止有人破坏这场大会。

  第四届政治经济会议,在扶余城中召开,北海政权的高官们云集于此。

  所有驻城内、城外的部队都加强戒备,防止暗藏的敌人趁机破坏。

  北海十二郡的郡守,五大军区的负责人,北海政权的三公九卿文武百官,加入北海的各大家族的族长,各大种族的首领,各大部落的领袖,各大工厂的厂长,各大矿产的矿长全部在场。

  除此之外,还有北海境内士农工商的领袖和代表,数量在千人以上。

  病重的老羊皮拓跋根老人强撑着来到现场,正在做年报。

  他的声音沙哑而又虚弱,语气却坚定得不容置疑,每一个字都斩钉截铁,跟随传音阵法传遍整个会场。

  “主公平定百倭,百倭之地的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和北海道岛,以及附近的六千八百多座岛屿组成咱们北海的第十二个郡。”

  “随着倭郡的加入,咱们北海州的面积增加了三十七万八千平方公里。”

  “一年以来,西伯利亚妖族自治郡开荒极其顺利,增加了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北海郡的领土总面积达到了惊人的一千八百万平方公里。”

  会场内响起了一阵阵掌声,经久不散。

  一千八百万平方公里中即使包含西伯利亚的一千一百万平方公里,剩下的七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也是极其夸张的。

  东汉稳定控制的核心区域约六百余万平方公里,北海一洲之地,数倍于东汉领土。

  “此次征讨百倭,共有人族户籍五万户进入北海,为北海带来了二十万人的人口。”

  “加上因战乱,自然灾害和土地兼并逃往北海的三十万人,北海人口总数达到了五百万人。”

  “经过漫长的统计,北海境内的非人族户籍约七十万户,共有非人族人口约五百万。”

  “七年多的努力,北海的第一次人口普查圆满完成。”

  此言一出,张归元率先鼓掌,真没想到,自己的文武百官竟然在这个时代完成了一次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着人口流动性强,区域划分困难,入户登记困难等诸多问题。

  在历史上的诸多朝代,除了大一统的集权国家,很少有政体能完成人口普查。

  尤其是北海州这么大的面积,只要百姓不想让你查到,往深山老林里一钻,人口普查难如登天。

  只因张归元施展仁政,真正以百姓人民为主,老百姓们将心比心,愿意为北海赴汤蹈火,甘愿主动承担徭役。

  面对人口普查,许多住在深山老林的百姓特意走出深山,生怕徭役和兵役的差事错过了自己。

  老羊皮陈述年度报告整整陈述了小半天,参会的众人认真地听着,脸上纷纷露出了自豪的表情。

  下午,会场里燃起龙涎香,层层叠叠的阵法将整个会议室罩住。

  代表们心中一凛,知道主公要讨论正事了。

  张归元坐在大礼堂正中,望着密密麻麻的代表们,轻声道:

  “下午的时间,我们聊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困境。”

  北海司农小骨头率先开口,清朗的声音传遍整个会场,他开口道:

  “主公,受战争的影响,丝绸之路的利润在逐年下降。”

  “即使我们能保证北境丝绸之路的绝对安全和畅通,大量的华夏商品因边境的封锁和诸侯混战,根本无法送到北海。”

  “我们北海的制造业不强,除了各种丹药和火药,火器贸易,其他产品的贸易量逐年下降。”

  张归元在王座上静静地听着,思索了片刻,开口道:“既然陆地丝绸之路因战争而截断,我们可以发展海上丝绸之路。”

  “通过伟大航线,中原腹地的商品可以通过内河运输接海洋运输运往北海发货,或直接从海洋运输到其余三大帝国。”

  他看了一眼李雅,又看了一眼啖胎卵,轻声道:“我离开之后,伟大航线的开辟不要停止。”

  “第一段航线,舰队从鲸港或倭郡港口出发,前往岭南满载商品。”

  “第二段航线,从岭南出发,绕过东南亚,到达印度半岛南部的黄支国(今印度康契普拉姆)和已程不国(今斯里兰卡)”

  “第三段航线,从黄支国,已程不国出发,到达中东或地中海,将商品卖给阿拉伯商人和罗马商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