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373上千辆运输车

  这就是一部分人心目中的小镇,他们向往的地方。

  这条视频的爆火算是哲通的意外之喜了,带来了不少流量的同时并没有任何营销费用。

  如果非要算的话,恐怕就是对待员工的高工资和好待遇算是“营销费用”,这样好的待遇换来了员工的真心喜欢。

  这样才会发视频,吸引到了这么大的一个热度。

  这对于哲通来说也是一个机会,把热度带来实际性的一些效果。

  所以林哲这边看完视频和观众的一些反馈邮件之后也是做出了决定。

  让这些人搬进绿荫小镇那是不可能的,这就是员工的居住地,不可能让外面这么多人都进来居住什么的。

  但是可以让一些人过来权当旅游、参观一下。

  这样不光是满足了一部分人的心愿,又能借机所谓的宏扬一下哲通的品牌效应,另外还能让绿荫小镇变得更加热闹起来。

  所以最后哲通推出的方案就是所有哲通电力的付费用户,也就是领养过树苗的人可以有一次机会来到镇子上看看他们的树苗。

  就当是一个旅游地点,可以在小镇上住宿游玩。

  对此,林哲还安排集团在小镇上着手打造几个小酒店,说是酒店其实就是类似于宾馆。

  这样一来的话限制住了人数的涌入,不至于让小镇不堪重负,另外可以通过预约来小镇的人数合理安排规划一下。

  当然,他们过来的话自然选择自驾游或者公共交通。

  哲通在这方面是没有配套服务的,最多为他们开通一个距离小镇最近的城市公交之类的,每天往返运送客人。

  这钱完全没必要承担。

  最关键的是让热度开始的同时再激发一些人们参与到哲通电力的营销活动中的热情。

  ……

  这条消息发出去后网上还是有不少讨论度的。

  包括绿荫小镇里的工人们,他们现在把拍视频的女孩子当成了英雄。

  因为她为小镇带来了更大的可能性。

  大家的家人本来工作岗位是不够的,毕竟加起来不到一千人的一个小镇能容纳的就业岗位也是有限的。

  餐厅、咖啡店什么的最多也就能开那么几家就饱和了,再开多点根本没办法,毕竟没那么多的消费群体支撑不起来。

  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集团计划着会招待很多远道而来的客人,他们可以开更多的店铺招待客人。

  这不光是能实打实的赚钱,还能多出那么多的就业岗位供大家安居乐业。

  ……

  看到这个活动广受好评林哲也是比较满意。

  这段时间效果也是立竿见影,哲通电力在美用户正在不断攀升。

  另外几个正在修建当中的大厂区林哲也去现场查看了一下,不得不说规模是前所未有的。

  建成之后预计能为几个州供应电力。

  同步进行的还有集团的招聘计划,对全美进行供电的话需要的人手数量自然不在少数。

  需要大量的人手,这可不能少。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人手先得管够。

  ……

  与此同时国内权河市林城县城郊镇。

  虽然已经到了深夜,但哲通电缆厂里面还保持着一些光亮。

  随着上次的扩张,电缆厂的产能已经是大大提高了,目前他们在白天的时候属于产能全开状态。

  所有包括新加进来的生产线全部都处于开启状态。

  但到了晚上,其中一半的产线会停下来,会有维护人员维护检修什么的。

  但另外几条产线会依然保持生产状态,到了第二天这批产线又会停下来交替使用。

  总之极大限度的保持了电缆厂的高产能,高效力。

  之前这些生产出来的电缆都是供给国内电缆的,哲通用的到的地方很多。

  但随着哲通电力海外市场业务的扩张电缆需求量进一步加大,林哲觉得在海外也要让哲通电缆走出来。

  所以这产线需求一直是拉到最大。

  ……

  当天晚上,哲通电缆厂门口灯火通明,一辆又一辆的运输车辆驶了进来。

  因为运输车辆一下子来的太多,为此林城当地还派出了一个交管中队过来值班,保持秩序和维护交通。

  车子全部驶进厂里全都开到了仓库那边。

  哲通电缆厂的仓库可就大了,这可以说是是全省最大的一个仓库,里面都用来存放各种规格的电缆,全都是厂里生产出来的。

  随着运输车队的到来,工人们连夜开始操作叉车之类的设备把一批又一批的电缆全部运送上车。

  因为数量实在太多,哪怕厂里的大几十台铲车连轴转也不太够用。

  好在仓库有类似于码头的传送装置,这样提高了很大一部分效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