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第238章 237集团员工数量正式突破一万!

  第238章 237集团员工数量正式突破一万!必须庆祝一下

  CTV,作为国内电视行业的王牌,在他们的频道打广告可不便宜。

  一般来说都是按播出秒数计算的,几千到几万不等,但这都是明面上的而已,按照这个标准收费来的话就是排个十年八年的也排不上。

  所以一般情况下都得多花出不少,而且时段也分好时段和差时段。

  像是七点半过后到十点左右的这种黄金时段,也就是收视率比较高的时段,那价格自然可比什么大早上的高多了。

  不过林哲自然不一样,他的哲通电力经过上次他们CTV报道之后在官方那边都是正面印象拉满了的。

  这种情况下CTV自然也会倾向于宣传这种正面的品牌,只要林哲掏钱也不会为他设置什么障碍。

  而林哲也想的很简单,现在CTV的影响力虽然也算得上是国内第一,但在新媒体和信息时代的冲击下也不复当年了。

  当年真是那种只要你舍得出广告费,你的产品也说的过去,那上CTV的广告就意味着产品卖爆,这效果可一点都不夸张。

  但现在随着传统媒体的没落,在CTV上打广告效果肯定是有的,但肯定没当年那么夸张。

  而林哲主要是看中了CTV能给品牌带来的一个正面影响,就当做是一种另类形式的“背书”了。

  毕竟虽然哲通电力在网络上是火了几次的,但对于那些不接触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来说影响力还是有限。

  而且他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就认CTV,在他们眼里能上CTV的牌子肯定没什么问题。

  林哲就是要给他们展示一下,在老年人的群里里面增加一下哲通电力的影响力,为以后的扩张做发展准备。

  现在集团一年基本上能做到以两到三个地方的扩张速度,而且都是山城、姑苏这种大城市,要不就是西北这种大地区。

  这种扩张速度会越来越快,林哲估计今年不算快建成的姑苏地区和西北地区,到年底的时候至少也能启动至少三到五个市级城市。

  这种速度下影响力自然也要跟上去,尤其是现在这种“多点开花”的模式。

  在以前先是林城,接着是林城周边然后完成权河,这基本上都是靠着哲通电力自身的影响力影响周围然后慢慢扩张。

  现在则是去到全新的陌生的城市,比如这次去到山城之前,很多山城人如同张巴连、周海鹏一样,根本不知道哲通电力。

  也就是林哲借了暑期最热山城进入“节能模式”的机会拿下了山城,不然也得慢慢来。

  这种情况下必须得大幅度的提升哲通电力的影响力,说白了就是得在全国人面前多露露脸,让更多的人知道哲通电力这四个字。

  ……

  来到CTV的会客厅里,他们不光是派出了官方的负责广告接洽这方面的工作人员,甚至还有几个著名的主持人过来主动打了招呼,算是结识了一下。

  因为他们这些新闻主持人那接触信息的机会自然比普通人多多了,一个个格局和眼界也相对放开一点。

  这让他们面对新事物的时候格外的有接受力。

  生物发电,而且是国内在搞的已经成熟投入运营很久的生物发电,这在他们看来未来影响力不光是在全国,而且还是国外。

  这种情况下他们也都愿意多结识一下未来的这个大佬。

  和他们见面的时候林哲脸上带着一丝和煦的微笑,穿的也不算正式,还是常见的那套装扮。

  “您好,看您节目很久了,没想到有一天会像现在这样线下接触。”

  “您好您好林总……”

  ……

  林哲还真没怎么忙活,他来这儿就是和几个正常人聊聊天喝喝茶,至于广告投放那边也专门的工作人员和CTV的工作人员接洽详谈。

  有了之前采访的经历,CTV的人自然也是对哲通电力有所了解的,所以这次合作达成的也很顺利。

  林哲也正式拿到了CTV的排表,他们哲通电力拿到的时段是黄金档的时段。

  这个时候会有不少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坐在电视机前收看一台播出的电视节目,收视率除了七点半的新闻就属这时候最高。

  在两集播放的中间会播放哲通电力的广告。

  时间是在三个月后,播放内容不用着急,提前半个月送达审核就行。

  至于钱方面林哲还真没多花太多。

  ……

  搞定这事儿后林哲离开了京城,接着回到了滨海。

  随着哲通电力在西北地区的工作展开,那边也招聘了不少工作人员,甚至包括那个沙漠林场,林哲前段时间刚去的平林镇。

  在那里的林场虽然现在还在建设阶段,但林场的招聘工作也开始展开。

  现在算上西北地区的工作人员,哲通电力集团内的工作人员人数一共是九千八百九十六人,就差一百零四个人就能突破万人大关。

  这目前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因为平林镇上的沙漠林场正在正式组建,等过个几天员工正式入职之后他们的人数自然就能突破万人大关。

  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林场,沙漠林场里需要的人手也比较多,毕竟在这种沙漠地方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