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之前回忆

  “哥哥放心,我会注意的。”孟蕊认真应道。

  孟瑜说的道理,孟蕊都明白,她打从意外偷听到孟瑾的真实身份起,就已经开始与孟瑾保持距离了。

  在这次来春猎之前,谢清源单独与孟蕊谈话,详细告诉了她当年之事。

  十六年前,谢清源正是接到庆明帝的求助,才离开家,前去京郊皇陵营救孟瑾。

  待他救下孟瑾回城时,乱军已经攻入京城,回到家时,找不见妻儿,看到的是满屋凌乱,以及地上横七竖八的乱军尸体。

  他一个一个地扒开,确定都不是妻子和儿子后,心中涌起更大的恐慌。

  之后,谢清源找遍了京城,都没有找到妻儿,他问遍了所有亲友,甚至跑去了千里之外的孟家堡,都没有得到关于妻儿的一丝消息。

  他不知道的是,孟天在破庙生下孟蕊后,抱走了错换的姜瑶,带着三岁多的儿子孟瑜,去投奔了京郊隐居的画师好友郑栩。

  郑栩在孟天的请求下,对前来打听妻儿消息的谢清源撒了谎。

  郑栩不但告诉谢清源她没见过孟天,还把谢清源臭骂了一顿,将人轰了出去。

  谢清源就这样,错过了最接近找到孟天的机会。

  之后,庆明帝登基为帝,赐下现在的谢府给谢清源。

  因为朝中曹家的势力依然根深蒂固,庆明帝深知曹家的狠厉手段,为了保护孟瑾,制造了孟瑾的死讯,将孟瑾放在谢清源身边,以谢清源儿子的身份养大。

  十几年来,谢清源为了寻找妻儿,长期不在京城。

  他买下了谢府背后的宅子,作为孟府,让孟瑾以更不引人注意的商户子身份,开始在天义书院求学。

  直到谢清源通过孟瑜参军的讯息,顺藤摸瓜,才最终找到孟天。

  又因为孟蕊与安乐侯府闹上京兆府,让孟瑾知道了孟蕊的身份,一家人才终得团圆。

  谢清源还告诉孟蕊,他们收到消息,曹家可能在春猎期间有所动作,镇北王厉青鸿也突然带着五千精锐离开北地,说明此事非同小可。

  “或许曹家这次,是要动真格的了。”

  谢清源说到此时,面色担忧。

  “这些年,陛下一直在想方设法,逐渐瓦解曹家的势力,在重要位置安插进我们自己的人,处处掣肘曹家,降低他们的影响力。

  曹家对此早有不满,一直在暗暗抵抗,曹修易作为吏部尚书,四处拉帮结派,培植亲信,表面上君臣和睦,实则早已斗得水深火热。

  曹家这些年犯下的罪行不少,但他们将痕迹摸得干净,很难将他们定罪。

  比如去年吏部那件贪腐大案,受贿卖官那种杀头大事,没有曹修易的点头,他手底下一个小小的吏部考功司郎中敢这么干?

  那个陆涛,不过是被推出来顶罪的人罢了,能指向曹家的证据,都被抹除,我们做再多,也无济于事。

  而且曹家数代经营,在朝中拥趸甚多,声望大,一呼百应。

  就算是陛下执意要严查曹家,那些曹家支持的大臣,站队二皇子的大臣,都会提出反对意见。

  牵一发而动全身,很难将这群蛀虫一网打尽。”

  谢清源咬牙切齿地说着,语气中又带着隐隐的兴奋

  “要推翻曹家,首先要毁去他们在朝中的名望,要让曹家犯下的罪状严重到,无人再敢帮他们说话。

  我们需要一个机会,一个将曹家彻底打翻在地,不得超生的机会,这次春猎就有这样一个机会。”

  孟蕊立即明白了谢清源的话,“那是要请君入瓮,逼曹家在春猎中造反?”

  “不是我们逼曹家,这次的机会,来自于三皇子及其背后的吴家。”

  谢清源与孟蕊细细分析。

  “我们派出的探子已经查到,吴家养的驭兽师,已于一月前偷偷进入金岚围场,在洞穴中训练猛虎。

  三皇子他们是奔着皇位去的,他们的目标,定然是二皇子和曹家。

  我们只需要不动声色地继续观察,顺势而为,将计就计。”

  ……

  为了防止曹家和厉青鸿控制京城,谢清源以生意查账为由,留在京城,没有参加此次春猎。

  谢清源在春猎前告诉孟蕊实情,是要问孟蕊的意愿,如果孟蕊不愿意,也可以称病,不参加春猎。

  但孟蕊还是决定要来。

  她已经深入局中,逃避是最没用的事。

  谢清源已经不去春猎了,孟蕊再不去,会显得有些刻意,万一引起曹家和吴家的怀疑,就不妙了。

  况且,她不是一个人,孟瑾和孟瑜都在她身边,还有侍卫和吟夏吟秋保护,孟蕊自己也会轻功和暗器,足以自保。

  她也想要去亲眼去看看,厉青鸿如果涉嫌谋反,会有什么下场?

  ……

  孟蕊从回忆中回过神来,想到如今春猎中一切的发展,都与陛下和父亲期望的一样。

  三皇子一派为了陷害二皇子,在围场中驯养猛虎,就是为了给二皇子按上谋逆的罪名。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