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突兀来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22

  陆天明对朱微确实没到最后一步,为的就是警告纳河。

  筹码实在太少了,只能这么隐晦的博弈。

  纳河肯定懂。

  之前摸了,抱了,昨天晚上朱微说是她的好日子,并没有。

  不过,昨天在准备作战,朱微也没多想。

  现在她一人在帐篷里,翻看那些缴获的信件,陆天明和巴图巡视去了。

  除了地图,大军没带任何书籍,倒是有一沓空白令牌。

  上面有盖好的威远大将军印。

  朱微不知河套如何传令,但这鲜红的印章就是无上权力。

  她看了一下午,看得口干舌燥,好似有巨大的吸引力。

  伸手一摸,脑海里都是千军万马被驱使的画面。

  不行,一定会惨死。

  朱微闪电抽回手,把令牌用地图盖住,捧起碗汩汩喝了一大碗水。

  陆天明早说过了,‘皇帝’没有爱情,京城的夫人都没单独宠幸,何况自己。

  连喝两碗水,感觉心在砰砰跳,干脆到帐篷口早早熬粥。

  太早了,添了两次水,男人都没回来。

  眼看太阳下山,也不能熬了,盛到盆中,刚拿回帐篷,门口光线一暗,男人回来了。

  陆天明心情不错,朱微帮忙卸甲后,一声惊呼,突然被抱起来放在地铺。

  “今天才是夫人的好日子,夫人准备好了吗?”

  朱微被突如其来的热情搞得不知所措,一个走神,衣裙褪去,顿时浑身发红,“天色未黑,夫君很高兴?”

  “当然高兴,一个时辰前,收到两封信,其实这西域啊,一直有汉人在参与…”

  朱微无法接茬,因为嘴被堵上了,只剩下云海中飞翔的感觉。

  陆天明没等到大军,倒是等到了孔有德派来的信使。

  韩爌一到西域,就从巴图尔珲迎接的队伍中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虽然是蒙古人的打扮,脸上也全是西域的风霜,还是一眼认出,是一位二十年没见的官场老朋友。

  就是此人,跟着楚琥尔到河套。

  当时听说陆天明亲征,极其担心准噶尔与河套大战,故意引起大火,想让楚琥尔受伤,来摆脱河套对准噶尔的敌意。

  哪知楚琥尔更害怕,没给他任何操作时间,第二天就返回,陆天明也没送。

  本来计划陆天明到西域后解释,结果陆天明走了科布多,立刻明白河套对西域动真格了。

  威远大将军很愤怒,完全不给准噶尔和土尔扈特含糊的空间,要么做朋友,要么做敌人。

  既然认出韩爌,很快交代了底细。

  准噶尔就是顺势而为的观众,内部还未统一,哪有心思招惹大明。

  与和硕特、喇嘛教都是合作,没有什么共谋,活佛转世也是利益交换。

  固始汗想参与西域商道,那是和硕特与喇嘛的谋划,准噶尔是最大的获益方,不需要与他们勾连。

  如今准噶尔的实力,巴图尔珲只是想多赚点物资,把生意做大,远远没有陆天明想象的那种大胃口。

  巴图尔珲也很着急,他们了解河套的实力,陆天明若直接闯陷阱里,万一战败,明年就是十万大军西征。

  那样就没突袭了,大军会挨个收拾。

  准噶尔刚刚定居下来,哪能受得了‘本土’大战,立刻选择做朋友,带全部兵力,给孔有德带路向北急赶。

  同时加急下令,让北面的族人把克里米亚引诱到斋桑泊,减少陷阱的兵力。

  这就是陆天明跨越阿尔泰之后遇到的情况。

  他的确很高兴,不只是纳河派信使悄悄过来解释。

  更是准噶尔的这位楚党朋友,说了两句话,让陆天明开心。

  第一句,大明必须让准噶尔定居下来,这样才能有屏障之效,同时削弱准噶尔游击能力,有了固定地盘,短时间就不会惹事了。

  第二句,土尔扈特、和硕特、喀尔喀都有汉人,彼此联络定计,说服各自大汗制定《卫特拉法典》。

  法典既是律法,也是盟约,划分地盘,大家一起抵抗罗刹东进,明确规定喇嘛教不能参政,不能像西域宗教一样指手画脚。

  可喜可贺,五百年了,大蒙古后裔们终于认识到宗教的副作用,开始学习真正的治国之道了。

  准噶尔这位长者,是楚党黄彦士的堂弟,在京城做过给事中,清流里的嘴炮,当官没什么意思,就回乡到书院讲学。

  就像杨煊猜测的那样,他带着十几名后辈学子到四川游学,心血来潮上山,到了朵甘都司,正好碰到土默特与藏巴汗在争夺牧草。

  先落到藏巴汗军队手里,还在行军呢,又被土默特俘虏了,带回寺庙交给喇嘛,又被喇嘛送给准噶尔当奴隶。

  整个过程他们都语言不通,莫名其妙就跨过高原,跨过黄沙大漠,成了准噶尔的奴隶。

  哈喇忽剌急需管理人才,对他们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