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7章 海龙的爪牙


  “我明白了,会准时参加。”

  郑辉点点头,决定先到临时宿舍放下行李,然后直接前往会议室。

  18:45整,郑辉提前十五分钟站在3号会议室门前,刷卡后推门而入。

  眼前的景象让他微微一怔——会议室里只有不到十个人,而且大部分都是基地和部队的高级军官,他立即认出了舰载机部队的王炜参谋长、基地作战中心的毕奉春主任、还有几位技术部门的负责人。

  没有职位的飞行员只有两个,包括他自己和另一名来自东海舰队的林书岩少校,曾经参与过当年那场对抗F22的行动。

  只可惜被分配的巡逻区域过于偏僻,没能打上照面。

  “郑辉,先坐吧。”坐在会议桌右侧首位的王炜大校向他点头示意,然后转向另外几人:“既然大家都这么早到了,那我们就提前开始,不卡着七点钟了。”

  郑辉迅速走到一个空位前,挺直腰板坐下。

  王炜是海军航空兵有名的“铁面教宗”,参与编写了华夏第一套舰载机训练大纲,现在担任舰载机部队参谋长和教官。

  会议室的门被警卫从外面关上,随即响起了电子锁启动的声音。

  王炜没有废话,直接打开了投影仪。大屏幕上立即显示出一张标有“绝密“字样的PPT页面。

  “各位同志,今天我们讨论的内容属于绝密级,严禁任何形式的记录和外传。”王炜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首先通报一个情况:歼15型舰载机起飞载荷谱的编制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大部分能装备在16号舰上的弹药都已经测试完毕。”

  就目前的传闻来看,第一艘航空母舰极大概率会以辽省命名,甚至都没有第二个竞争者。

  但目前还是习惯以舷号称呼。

  屏幕切换到下一页,展示了一系列挂载不同武器配置的歼15照片。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对鹰击-83K、霹雳-12、霹雳13等主要弹药,以及伙伴加油和电子对抗吊舱的适配测试,起飞降落状态下的飞行包线也已基本确定。”王炜继续说道,“但还有一些正在研发中的新型弹药,未来将主要装备在弹射型航空母舰上。”

  随着王炜的操作,屏幕上出现了一张全新的图片——

  一枚长约6.5米,外形明显呈乘波体设计的导弹三维模型。

  郑辉的眼睛瞬间睁大了。

  流线型的前体、扁平的腹部进气口和独特的尾翼布局……

  与他曾经在内部资料上见过的美国X-51A“驭波者“高超音速飞行器惊人地相似,但又有明显的区别——这枚导弹的尾部设计更为简洁,整体比例也更加紧凑。

  并且,最前面如同鸭嘴一样的部分也有不少额外的细节。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

  林书岩少校小声嘀咕了一句:“这是什么新家伙事?”

  郑辉的目光无法从那枚导弹上移开。他突然意识到,这很可能就是下午那架运9卸下的神秘货物。

  尺寸完全吻合,而且这种级别的装备确实需要特殊运输。

  “看来有人已经认出来了。”王炜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停在郑辉身上,“郑辉同志,你有什么看法?”

  郑辉清了清嗓子:

  “报告首长,这枚导弹的外形特征与美国X-51A'驭波者'高超音速飞行器非常相似,但气动布局更为优化,尤其是前体设计和进气口位置。”

  王炜点点头:

  “基本正确。这是一枚吸气式高超音速导弹的早期概念验证型号,研发代号……暂时还没确定,不过与X-51A相比,它采用了更先进的超燃冲压发动机和热管理技术,理论最大速度可达马赫数10以上,射程超过2500公里。”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2500公里意味着什么,在座的每一位都心知肚明——

  这将彻底改变海战规则,使航母战斗群的打击半径扩大一倍以上。

  当然,这个数字毫无疑问是走高空弹道之下的数据。

  但高超音速武器无所谓什么隐蔽不隐蔽。

  反正没人拦得住。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