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6章 高超音速导弹,上舰

  第1476章 高超音速导弹,上舰

  厂房内的空气似乎凝固了一瞬。

  刑牧春能理解到杜霖所面临的压力。

  对于海军来说,航空母舰是一个过去完全没接触过领域,从0到1的每个细节都最好能提前布局。

  但他更清楚科学研究的客观规律,只好苦笑道:

  “乘波体的吻切锥外形、发动机参数,甚至很多材料细节都还没有最终确定,现在给出的任何重量和尺寸数据都只是个大概值,很可能与最终产品有较大出入,更别说模拟点火了……”

  杜霖的表情略显失望,但很快恢复了平静:

  “我明白了……技术问题确实不能勉强。”

  刑牧春松了口气,却又忍不住问道:

  “杜主任,从目前的概念设计来看,整发弹重量最少最少也要在2吨以上,歼15的机腹挂点虽然能承受这个重量,但考虑到16号舰是滑跃起飞……”

  对于他这一代军工人来说,别管自己是专精于什么方面的,对“航空母舰”都或多或少会有一种执念。

  现在刚好谈起这个话题,肯定得趁机问上两句。

  “你是担心作战半径问题?”

  杜霖接过话头。

  “是的。”

  刑牧春点点头,随即又有些不好意思:

  “当然,我不是航空系统领域的专家,只是带上一枚这么重的导弹,就算使用重载起飞点,也肯定要对飞机的载油量产生影响,加速到1.5马赫投掷后恐怕就得立即返航……这不但作战半径堪忧,还会严重影响甲板调度效率。”

  他直言不讳,

  “既然如此,那从战术角度看,或许让护航的驱逐舰发射,航母只负责起飞战斗机或者预警直升机进行中继引导更合理?”

  吸气式高超在设计时就考虑了双向高通量数据链的布置问题,完全可以克服黑障影响,顺畅地实现A射B导。

  “刑总考虑得很全面……16号舰在这方面的作战能力确实有一定缺陷。”

  杜霖嘴角此时浮现一丝笑意:

  “不过我可以透露一点,电磁弹射器的研制进度远超预期,所以未来第一艘国产航母不会是16号舰的简单复刻,而是会在1143.6基础上有限放大,安装电磁弹射和拦阻系统。”

  这个消息让刑牧春眼前一亮:

  “这么说,歼15也会有弹射型号?”

  “当然……”杜霖确认道,“或者说,考虑到这两艘舰的下水间隔应该不会很长,所以歼15的设计工作也只能合二为一,基础型号就是弹射型号……这也是我们急着编制使用载荷谱的最主要原因……”

  正当谈话气氛有所缓和时,房间的外门突然被打开。

  解锁时发出的“嘀嘀”两声,吸引了几乎所有人的注意力。

  一个熟悉的年轻身影出现在门口,实验工装下面是简单的衬衫和西裤,头发略显凌乱,眼睛却炯炯有神——

  正是应该处于闭关状态的常浩南院士。

  这个略显突然的变故,让现场所有人都愣住了一瞬。

  “常院士?”刑牧春惊讶地迎上去。

  他本来想问您怎么突然出来了,但顾虑到有外人在场,就犹豫了一瞬间。

  结果被抢占了先机。

  杜霖大步走向常浩南,热情地伸出手:

  “常院士,久仰大名!没想到今天能见到您。”

  常浩南一边跟他握手,一边微笑道:

  “杜主任,抱歉打扰你们的视察,我刚从实验室出来,正好听说海军领导来了,就赶过来看看。”

  这一幕完全不在杜霖的行程计划当中,但电光火石之间还是做出了本能的反应:

  “哪里是什么视察……学习,来学习的。”

  然而,常浩南却直接点破了他的目的:

  “杜主任是为了舰载机适配问题而来的吧?”

  “这……”杜霖略显惊讶,片刻之后才有些尴尬地哂笑,“常院士消息灵通啊。”

  “猜的。”常浩南笑道,“海军现在最关心的肯定是歼15形成战斗力的事……走,我们找个地方详谈。”

  说是找个地方谈,但其实刚走出门之后不久,杜霖就已经有些按捺不住了。

  “常院士对我们海军的装备发展也是居功至伟啊……涡扇10H应该也是您的手笔?”

  常浩南谦虚地摆摆手:

  “海军型的事情我已经没怎么过问了,不过当年的基础型号确实有我的一点工作在里面。”

  “那还是基础打得好。“杜霖兴奋起来。

  虽然最开始确实是恭维,但现在绝对已经是真情流露了:“在兴城那边的模拟测试上,涡扇10H的动力响应速度明显更快,所以拦阻失败之后的复飞成功率比对照组的AL31F-3高出23个百分点。”

  聊起舰载机的研制工作,他作为海军装备部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