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6章 赌约

产生中子的量级……”

  到这里,众人也都听明白了。

  范德维尔的结论竟然和他此时的态度是相反的。

  “即便如此,你仍然觉得华夏人的测试可能成功?”

  德容一脸惊讶。

  范德维尔轻叹了口气,说出实情:

  “好吧,当年我还是个博士生,因为临近毕业和实验条件不足,所以很多数据都……有些修饰,你们知道,这种情况下,为了不出大乱子,一般都倾向于把结论写的保守一些……”

  其余几人顿时露出了然的神情。

  所谓“高阶数据处理”这种事情,大家其实心知肚明,面临水论文压力的时候也多多少少都干过。

  绝大多数情况下,也不至于到学术不端的程度。

  只是终究不太光彩,所以当初范德维尔才对此避而不谈。

  “所以,你现在觉得,自己当年的结论可能……过于保守了?”

  舒尔廷问道。

  “坦率地说,我不知道。”

  范德维尔苦笑着摇头:

  “那只是一篇影响因子不到1.5,几乎不会有人去看,更不会有人当回事的水刊而已,没有什么学术价值的,但内源性中子路线的可行性很低,确实是当年普遍的看法……所以我才想看看,华夏方面是不是握了什么我们不知道的技术。”

  他说着转向施耐德:“说起来,你审核材料清单时,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后者皱起眉头,做回忆状:“都是些常规材料,没什么特殊的……”

  但下一秒,施耐德的动作却突然停住:

  “非要说的话,他们申请了35公斤的铍,是一般测试用量的大约10倍。”

  “35公斤?”

  德容的手指微不可查地抖了一下。

  在各类稀有金属里面,铍-9算是相对量大管饱的,每年产量至少是以吨为单位进行计量,但一次测试就用掉这个数字仍然有些夸张。

  汉斯的眼睛也微微睁大,随即又恢复平静:“作为中子源,铍-9在受激时确实能产生大量中子,但慢化作用又会限制通量……”

  他喃喃自语,似乎在思考什么。

  “无论如何。”舒尔廷合上笔记本电脑的盖子,看了看手表,“再过上几个小时,就能看到他们的结果了……”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