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0章 在华夏人面前露个脸

  第1430章 在华夏人面前露个脸

  对于埃森中校的判断,巴拉姆并没有直接给出回应。

  只是神态复杂地把目光投向舷窗外面,看着自己勇敢号前甲板上安装的席尔瓦-A50垂发系统。

  以6*8方式布置的48单元,数量上倒是能跟对手相当,却只能发射短程的紫苑15和中程的紫苑30防空导弹。

  偌大一艘7500吨的驱逐舰,战斗性能却只和某些新型护卫舰接近。

  “想不到短短十二年过去,华夏海军在水面舰艇领域就已经赶上……甚至可以说是超过了我们……”

  巴拉姆的声音中除了些许落寞以外,依稀还能听出几分怨气。

  相比于别人驱逐舰在开工之前临时升级,45型则是直到动工之后还挨了几次简化。

  比如原定发射海基巡航导弹的能力就被临时取消,尽管说是预留了相关空间以供后期升级,但谁都知道这只是随便说说而已。

  升级是不可能升级的。

  能把计划中的那几艘船造完就已经烧高香了。

  至于那部分空间……

  在勇敢号上,已经成为了一个颇受舰员欢迎的零售商店。

  埃森当然知道自家舰长究竟为何而哀怨,只是对于其中的一个细节有些在意——

  华夏海军的进步确实迅猛,但为何不是十年,也不是二十年,而是一个精确的十二年?

  巴拉姆似乎是看出了对方的疑惑,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叹了口气解释道:

  “十二年前,1997年……大概也是这个时节,我当时还是康沃尔号护卫舰上面的导水长……”

  尽管二人的军衔只差了一级,但上校和准将之间属于一条鸿沟,他已经在这个位置上停滞多年,所以在资历方面要深厚的多。

  只不过,上校此前从未在下属面前提起过自己早年的经历。

  而仅仅听到这里,埃森便已经恍然大悟:

  “所以……你参加过当年那次‘海浪97’行动?”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皇家海军官方层面对于海浪97行动讳莫如深,两国高层也因为目前相对融洽的关系而很少提及此事。

  至于那两个在舰队中间打水漂的副油箱,更是没有在任何英文的正式材料中出现过。

  只有当事人的一些回忆,以及两张被翻拍过不知道多少次的模糊照片。

  但毕竟是海军迄今为止最后一次大规模行动,所以在私下里,多数军官都对当年的情况了解一二。

  甚至在达特茅斯海军学院里,推演当年一旦开战的结果,都成了某些社团每年一度的传统活动。

  埃森在上学时,还曾经扮演蓝方获得惨胜。

  当然,那只是学生们私下里的兴趣活动而已,不能算是正儿八经的指挥考核成绩……

  巴拉姆点了点头:

  “没错。”

  说话间,他的眼神变得深邃,似乎回到了当年那片激烈的海域:

  “虽然那次行动本身被华夏海军航空兵以近乎疯狂的方式所阻止,而且还因此而牵扯出了一系列政治丑闻,总体上很难称之为成功……但在水面舰艇层面,对方实际只派出了一艘2000吨排水量的护卫舰进行跟踪,和我们的舰队完全不在一个层级。”

  “然而现在……”

  上校重新看向面前的显示器,并把上面的画面缩小,以容纳进整艘驱逐舰:

  “看看这艘船,虽然排水量比我们稍微小个1000吨,但配备了完整的四面阵相控阵雷达、多功能的通用垂直发射系统、具备区域防空能力的远程防空导弹……而我们只有缩水版的桑普森双面阵旋转式雷达,防空导弹最远也只能覆盖70公里……”

  45型在缩水之后的武备要求是压过老对头法国人的地平线级,所以处处体现着凑合。

  过去都是跟地中海周围的国家坐一桌,所以还不觉得有什么大问题。

  如今被拉出来跟太平洋大区的玩家一比,顿时就显得有些相形见绌了。

  埃森知道舰长说的都是实话,不过也觉得这种时候不太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所以强行宽慰道:

  “往好的方面想想,至少紫苑采用了最先进的制导体制,而且即便在射程末端的机动能力仍然很强……”

  巴拉姆没有反驳,只是不置可否地耸了耸肩。

  他长期研究海空战术,深知在某种程度上,80年代以后的各型防空导弹之间其实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性能差距。

  多数时候,简单粗暴的射程更远反而是最大的优势。

  眼见自己的宽慰没起到效果,埃森却并不气馁:

  “上校,虽然华夏驱逐舰的武器装备相较于我们更强,但双方这种临时拼凑的演习也不可能动用除了舰炮以外的任何其他武器,所以根本体现不出来这种优势……”

  这一次,巴拉姆从对方的语气中听出了一些弦外之音:

  “你有什么新想法?”

  埃森也不再卖关子:

 &em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