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5章 这下触发法国基因了

  第1395章 这下触发法国基因了

  因为一份报告而导致休会,还是不定期休会,别说是刚成立没几年的ITER,就算放眼整个人类科学史,也算是不太多见的场面。

  但既然发言者和东道主都已经同意,其它人倒也没有反对的理由。

  与其这样乱糟糟地继续下去,还不如花上几天时间整理思绪,或者是找机会跟华夏代表团讨论一下。

  尽管可控核聚变的最终实现看似仍然遥不可及,但哪怕只从最狭隘的角度考虑,一项全新的理论也会催生出几十上百篇高影响因子的论文,至于跟在后面的灌水之作,则更是如过江之鲫般数不胜数。

  甚至有很多时候,一整个方向的研究,都是在吃某个天才前辈的老本。

  因此,彭觉先刚合上笔记本电脑,就被一群神色各异的学者团团围住。

  美国人的问题比较直白:

  “彭教授,您提到的螺旋场调制是否需要重新设计磁体线圈?”

  俄罗斯代表则更关注数据来源:

  “这些波形是否基于EAST的实际运行?”

  意大利人则充分扮演气氛组的角色,不知道从哪掏出个相机来给这一幕拍照……

  黄知涛缩在记录席上疯狂敲击键盘,单身二十五年练出的手速甚至有些跟不上各国代表的热情,余光瞥见森田康弘带着两名助理快步离场,灰白头发在走廊拐角一闪而逝。

  而本该紧随其后的儿玉敏雄却逆着人流从外面回来,并挤到华夏代表团附近,用生硬的中文搭话:“方先生,贵方是否需要日语翻译?我大学时辅修过汉语言……”

  “感谢,但我们的翻译足够专业。”

  方鉴明微笑着将人挡在三步之外,后背已渗出冷汗——日本代表团显然急了。

  与此同时,森田康弘在走廊里堵住了正在前往洗手间的赫尔:

  “JT60SA的磁约束优化方案已经通过初审,但如果贵方有相关需求,后面也可以进一步调整方案……”

  这句话乍一听好像有点不着边际,但赫尔心里跟明镜一样。

  日本人这是在试探自己的态度。

  他刻意加快语速:

  “放心,已经达成的合作协议不会更改,至于方案调整……现在讨论这些为时尚早,毕竟还不能确定华夏那边的新理论就是正确的,后面如果有相关需要,我们会再次安排新的见面……”

  这番表态虽然有些官腔,但意思倒是跟之前森田的态度几乎如出一辙,让后者多少松了口气。

  却并没有注意到,对方提到的是“已经达成的协议不会更改”——

  还没签字的内容可是另一回事。

  赫尔此前力主和东京量子科学技术研究所展开合作,并不是他有多喜欢日本人,单纯是因为ITEA,或者说WEST的升级有求于人而已。

  现在有了其它选择,他自然要骑驴找马,做两手准备……

  直到两个小时之后,彭觉先才终于得以从会场脱身。

  上车之后,他几乎立即解开领带瘫进座位,揉了揉因为长期熬夜而血管砰砰直跳的额角。

  这个时候,方鉴明也跟着坐到旁边,手里还拿着杯尚未开封的咖啡:

  “罗伯特·赫尔刚刚找到我,说希望能跟我方单独会谈,时间和地点都由咱们确定,您看……”

  原本已经有点打瞌睡的彭觉先顿时清醒过来:

  “赫尔?”

  他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

  “不是奥兰迪?”

  方鉴明摇摇头:

  “近水楼台,奥兰迪那边还未必知道会场里具体发生了什么……”

  彭觉先心说自己好像触发了法国人的某种天赋,不然实在很难解释对方为什么倒戈如此之快。

  接着转头看向身后还没从震撼中回过味来的黄知涛:

  “小黄,你把会议记录给我看一下。”

  之前的高频率问答让他的脑子都有些过载,现在需要总结一下各国代表的立场倾向。

  “啊?哦……”

  黄知涛赶紧掏出电脑,打开了还没来得及整理的记录文档。

  一目十行地扫过一遍之后,彭觉先深吸了一口气:

  “回复赫尔,就说同意会谈,安排在今天下午一点钟。”

  方鉴明点头,刚准备起身回复,就又被叫住:

  “还有,你去按照常院士传过来的预测模型准备三套不同比压力下锯齿行为的预测参数,精度控制在±3%左右,我休息一段时间,午饭时候叫醒我……”

  “……”

  ……

  当赫尔踏进顶层的小会客厅时,茶几已摆好了三组密封档案袋。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几乎属于明牌交流,加之时间紧张,所以只是一番简单寒暄之后,便很快进入正题。

  “我刚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