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韩国人要偷技术?

  第914章 韩国人要偷技术?

  “不能吧……”

  常浩南觉得这个猜测有点离谱。

  倒不是说他有多相信韩国人的人品。

  而是整套BOG再液化系统的核心技术都在火炬集团手里,甚至更严格点说,都在他自己手里攥着。

  别说是通过沪东厂了,哪怕把刘方平和雷志兴俩人给收买了,也根本不可能拿到完整的技术资料。

  “但是……沪东厂毕竟负责整条船的抓总建造,GTT公司的技术团队又深度参与了整个船只最核心的液货舱系统设计,在这个过程中,肯定免不了要接触到BOG再液化系统的设计……”

  作为冰城工大这么个老军工院校出来的博士生,王杰在警惕性方面绝对没得说。

  “等会……”

  常浩南一個抬手打断了对方,接着又进一步解释道:

  “沪东厂手里面的,只是一个针对他们那艘船,或者最多是他们那个船型的深度定制化方案,咱们都注册了专利的,哪还用什么商业间谍啊,去专利管理局查一下不就知道了……”

  “呃……老师,这种核心专利,不是应该有很多语焉不详和故意错漏的地方么,就算查到了,应该也没有什么可操作性吧?”

  王杰也是老油条了,对这些科研小妙招了如指掌。

  但常浩南两辈子的经验,显然在这方面早有预防:

  “沪东厂手里的方案只有参数,连设计方法都不是,更没有操作性……”

  正如王杰刚刚所说,只要有心,从船厂抄个具体方案回去是很容易的。

  实际上,这东西根本就不保密。

  但对于三星海工来说却没有任何意义。

  相当于数学考试最后一道大题,你只抄了个最后的结果而没写中间过程。

  还是拿不到分。

  “……”

  这一次,王杰没有回话,看上去已经有点被说服了。

  常浩南见状,又继续宽慰道:

  “而且,咱们那个BOG再液化系统会影响到液货舱本身的结构强度,就是要结合双层殷瓦钢板的Gas-Transport技术才能用的,三星海工选择的是相对轻量化的Technigaz系统,根本就不适配,哪怕是正大光明地从我这把技术买回去也没用……”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王杰心里面悬着的石头自然也就落了地。

  “那老师,没有其他事的话,我就……”

  他已经开始畅想自己接下来半个月的假期生活了。

  “等一下。”

  常浩南赶紧叫住半拉屁股已经抬起来的王杰。

  后者心里咯噔一下:

  “老师,我回家的票都买好了……”

  “别怕,不是让你加班。”

  常浩南摆摆手;

  “现在船厂那边的任务强度稍微低一点了,另外刘老师和雷老师带的两个硕士也能过去帮忙,所以你下个学期开学之后就先来学校报道,有个师弟应该需要你带一下。”

  按照惯例,常浩南今年同样招了一名博士和一名硕士。

  不过并没有碰到栗亚波和王杰这样能力远超学段平均水平的。

  硕士生照例来自本校,不过需要先上半年的课,而博士生则来自同为国防七子之一的京城理工,也是学机械专业出身,很适合交给经验相对丰富的王杰来带。

  “哦……”

  后者松了口气:

  “没问题,我一定好好带师弟……”

  “还有,这个假期做好心理准备。”

  常浩南面露笑意:

  “下学期过来之后,我应该就要考虑让你独立负责项目了。”

  “啊?”

  王杰整个人直接惊了:

  “我……我带项目?”

  21世纪初这会,绝大多数课题组手里本来也没多少项目可做,所以让研究生实际带项目的情况并没有十几二十年后那么普遍。

  至少王杰之前在冰城工大读硕士三年,项目基本都是几个老师分别主持的。

  “早晚要独当一面的嘛。”

  常浩南说道:

  “也别有太大负担,刚开始我肯定会提供必要的指导。”

  “不过,我对你的要求是,不能像普通的研究生那样,我说一步你就走一步,至少得做到举一反三吧……”

  王杰算是能力比较强的博士生了,如果在三到四年的读博生涯里面,一直都是只能按照老师的指挥棒行动,那对于他的发展其实是不利的。

  当然,给过压力之后,也得给些动力:

  “另外,既然让你负责项目了,那从下个学期开始,伱的研究生补贴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