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象征意义的塔(4K二合一)

验俱乐部’所记载的‘诞于佚失不明之源’不是一回事…”说着说着希兰捂嘴打了个喷嚏,“估计见证之主的起源很可能不只两类,而是至少三类或更多…”

  “上去吧,这鬼地方太冷了。”范宁当即从石头上跳了下来,“手电筒省着点用,我这个已经没电了。”

  众人检查了一下背包后,重新攀上扶梯,身影逐渐消失在底层洞窟,只剩下持续不断的哗哗流水声。

  按道理说,向上的体力消耗比向下大得多,按照范宁此前约两千多级,接近一千米的计数,这将会是一段能把人累得精疲力竭的过程,可现在大家只觉得一步步寻得知识的过程十分引人入胜,疲惫感在洞窟短暂休息后,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有一个猜想。”范宁在攀爬中说道,“如果这座‘大宫廷学派’的地下建筑,存在实质性的核心场所,很可能就是我们还没进去的往下数第三道门。”

  “你这么肯定吗?”上方的琼问道。

  “象征思维加上简单的排除法。”范宁说道,“最上方第一层大厅是象征世界起源的四元素,即‘与初始世界共同诞生’的一批见证之主;第二层大厅看上去则充满疑问和混乱不明,而且灵感直觉告诉我那里记有‘观死’和‘心流’,还有一些未知的陌生情绪,很可能就是超验俱乐部认为‘诞于佚失不明之源’的一批见证之主…但这两层都是面积很小,而且空空荡荡,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东西…”

  “因为这两层仅仅是个象征,建造者的动机是利用塔形布局隐喻祂们的起源,所以才这么狭小空荡…至于‘大宫廷学派’追随一类不同的见证之主,我们虽不知道具体是哪一类,但总之是有这么一类,建筑的核心功能部位,自然要修在代表他们自身追随的见证之主那一层,既然不是前两层,那么第三层的可能性就很大…我们也许会在里面看到更多的事物,当然,不排除已被提前搜刮干净的可能…”

  “如果是这样的话,‘大宫廷学派’追随的见证之主,挺有可能就是本杰明所说的‘器源神’…”爬在最上面的希兰接住了范宁的分析。

  “嗯?”范宁对这个结论有些好奇。

  “联想性的猜测。”她往深井头顶的黑暗望了一眼,“因为第3史结束了,图伦加利亚王朝灭亡了,这或许能对应上特巡厅搜集的所谓‘器源神残骸’…说起来,若遵照历史学研究习惯,按照已有的这个命名模式,我或许会把上两层大厅记载的第一类见证之主称为‘界源神’,第二类见证之主称为‘佚源神’…”

  希兰的隐知推理过程一出口,众人突然觉得眼前昏暗的色彩基调变得更鲜艳了,脑海中一连串的彩色泡泡冒出,再迸裂成绚烂的烟花,嘹亮的鸣响在耳边回荡。

  她成功拉高了在场三人的灵感。

  范宁发现两位少女攀爬动作在下一刻停住了,拳头紧握扶梯,额头贴住手背,似乎突然哪里不太舒服。

  “没事吧?”范宁赶紧伸手握住了琼的小腿,防止她掉下去,但更上方的希兰他顾及不到,只能神情紧绷地盯着那道身影。

  好在过了几秒钟后,她们状态看上去恢复了正常。

  “刚刚那个声音特别大。”琼长出了一口气。

  “我也是,尖锐的密响声让我感到晕眩,只剩下抓住扶梯不能松的念头了。”希兰语气心有余悸。

  范宁用力闭了一下眼睛,他虽然一直没听见这个声音,但刚刚灵感的异常是明显能体会到的。

  他再次带着警觉提醒道:“除了服务于必要的当下调查,尽量减少其余的过度思考,更多的知识上去后再研究…这个古代遗迹不对劲的地方太多,我们光是接收隐知就已经很危险了,千万小心,别在现场窥探到一些原本不存在的奇怪事物。”

  希兰点头会意。

  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刚刚思维变得异常活泼,灵感轻轻一跃就触碰到了历史迷雾中的真相一角。

  这充分说明隐知和灵感是互相作用的,的确要时刻谨慎,超出限度的知识,过于高涨的灵感,对于己方来说就是一颗不稳定的炸弹。

  三人继续攀爬,但忍不住又开始讨论起,是回到地面还是进入第三道门的问题来。

  担心的点不言而喻,但大家最后的讨论结果仍是先尝试探索。

  毕竟这次好不容易做了充足的准备,此前也花了这么多时间,他们都觉得可能马上就会接近美术馆暗门的真相了,哪怕仅仅是一部分。

  范宁说道:“刚刚的那些猜想,应该看看第三道门的情况后就能得到验证了,我们探索再小心一点,也别往深的地方过度钻研。”

  而且他内心深处一直还有另一个疑惑。

  为什么超验俱乐部认为,三大正神教会中,神圣骄阳教会“不坠之火”的起源和另两位不同?

  范宁起初连同“分类理论”一起,认为这是该隐秘组织自行杜撰的教义。

  可他后来接二连三的发现,自己新获的隐知不仅没有将其证伪,反而有了越来越多的可以印证上的地方!

  比如,超验俱乐部认为“不坠之火”可与“铸塔人”同列,按照第一层大厅的隐喻,再按照希兰的命名,“不坠之火”是界源神,“铸塔人”、“冬风”、“真言之虺”也赫然在列。

  再比如,其认为“观死”和“心流”是佚源神,自己也在第二层那个画满问号的大厅中,隐约觉察到了祂们的形象符号就在墙上。

  至于灵隐戒律会的“渡鸦”,芳卉圣殿的“芳卉诗人”,至少自己目前没在前两层大厅发现祂们的形象符号。而祂们作为当今存世的正神,应该也不是变成所谓“残骸”了的器源神。

  自己也自始至终没见过“无终赋格”的符号。

  所以这几位见证之主又是什么起源?

&e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