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紫禁城的末日悲歌
无恶不作。
美其名曰“肃清内患,以安圣心”。
而当真正的英法联军,在付出了极小的代价之后,兵不血刃地攻破了北京城的防线,长驱直入之时——
那些刚才还在对内耀武扬威、残暴无比的清朝官员们,却立刻换上了一副卑躬屈膝的奴才嘴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们争先恐后地打开城门,甚至主动为侵略者带路,指认那些“冥顽不化”的抵抗者,
帮助洋人搜刮民脂民膏,镇压百姓的反抗,只为换取侵略者的“宽恕”和自身官位的“稳定”。
那件精美的、象征着皇家威仪和盛世荣光的“清代宫廷珐琅彩双耳瓶”,就静静地摆在某个亲王的书房里。
或许,它曾被咸丰皇帝赏玩过,或许,它也曾被某个准备仓皇出逃的王公贵族,匆匆忙忙地塞进过某个箱笼。
它冷眼旁观着这一切的发生。
它见证了统治者的昏庸无能、荒淫无度。
它见证了在亡国灭种的危机面前,那些高高在上的统治者,
是如何将屠刀挥向自己的同胞,却又对真正的敌人卑躬屈膝、摇尾乞怜。
它见证了那句流传后世、令人齿冷的“宁与友邦,不与家奴”的荒唐逻辑,是如何血淋淋地在北京城上演。
更见证了在国难当头之际,某些人对内残暴、对外谄媚的、那副刻在骨子里的、令人作呕的丑恶嘴脸!
画面再次暗了下来。
当这段“历史”结束,全场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如果说,之前的“扬州十日”和“太平天国屠城”展现的是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泯灭,让人感到的是悲伤和愤怒。
那么,这段“紫禁城末日悲歌”,则更像是一把锋利的匕首,狠狠地插进了每一个有良知的华夏人的心脏,
让人感到的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混杂着羞辱、悲愤和绝望的……心寒!
王建国教授的身体剧烈地晃了晃,几乎要瘫倒在地。
他伸出颤抖的手,指着那块已经暗下去的屏幕,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研究了一辈子清史,自认为对那个朝代的兴衰荣辱了如指掌。
但今天,“梦貘”所展现出的这些血淋淋的、被刻意掩盖和粉饰的“真相”,
却像一记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他的脸上,将他几十年建立起来的认知,彻底打碎!
这比直接的屠杀,更让人感到绝望!
因为,这不仅仅是外敌的残暴,更是……来自内部的、自己人的背叛和……自我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