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我有问题需要问陆顾问

  玉珠峰“天梯太空港”的初步建设和卫星批量弹射任务,在陆渊的亲自坐镇和洛书系统的精密调度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顺利完成。

  短短几个月时间,数百颗多功能低轨卫星成功入轨,初步构建起了覆盖全球的“华夏星链”雏形,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眼看太空港的后续运营已经可以交由专业团队接手,陆渊也准备动身返回淞沪,去处理那些更棘手的“国际事务”。

  然而,就在他即将离开之际,一个来自酒泉国家可控核聚变实验基地(代号“夸父工程”)的紧急加密通讯,打乱了他的计划。

  电话那头,是“夸父工程”的总负责人,一位白发苍苍、在核物理领域奋斗了一辈子的老院士,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和……一丝绝望。

  “陆渊同志……不,陆总顾问……”

  老院士的声音有些沙哑,

  “实在……实在是不好意思,在这个时候打扰您。但是……我们这边……遇到大麻烦了!”

  “李老,您别急,慢慢说。”

  陆渊心中一凛,知道能让这位泰山北斗级的人物如此失态,事情肯定非同小可。

  “是……是我们的‘烛龙之心’……”

  老院士的声音带着深深的挫败感,

  “按照您之前提供的那些理论模型和技术参数,我们对装置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等离子体的约束时间和温度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距离实现稳定的、可商业化的聚变发电,只差……只差最后那临门一脚了!”

  “但是!”

  老院士的语气突然变得激动起来,

  “就在我们准备进行最后一次全功率点火测试的时候,无论我们怎么调整参数,怎么优化约束场,等离子体……就是无法达到那个理论上的‘自持燃烧’的临界点!”

  “总是……总是差那么一点点!就好像……就好像有一层看不见的‘能量壁垒’,死死地挡在那里,我们用尽了所有办法,都无法突破!”

  “我们整个团队,已经连续奋战了三个多月,尝试了上千种不同的参数组合,但结果……都一样!”

  老院士的声音里充满了疲惫和不甘,

  “现在,整个项目都陷入了停滞,大家……大家的信心都快要被耗尽了……”

  陆渊听着,眉头也渐渐蹙了起来。

  可控核聚变,是人类文明的终极能源梦想。

  一旦成功,将彻底解决能源危机,将人类文明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他从“门”里带回来的那些关于高能量密度约束和等离子体稳定控制的理论,本应足以让华夏在这一领域取得决定性的领先。

  现在,竟然卡在了这最后一步?

  “李老,您把最近几次实验的关键数据和等离子体行为模型,立刻加密传送给我。”

  陆渊沉声说道,

  “我马上过去一趟。”

  酒泉,“夸父工程”实验基地,主控制室内。

  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

  所有的科研人员都面色凝重,眼窝深陷,布满了熬夜的红血丝。

  陆渊的到来,像是一阵清风,给这个几近绝望的团队带来了一丝微弱的希望。

  他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坐到了主控台前,调阅起海量的实验数据和复杂的等离子体湍流模型。

  洛书系统通过加密链路,与基地的超级计算机进行连接,开始对数据进行高速分析和多维建模。

  几个小时后,陆渊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我大概……找到问题所在了。”

  他抬起头,看着李老和其他几位核心专家,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

  “找到了?!”

  李老和几位专家猛地站了起来,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一丝难以置信。

  他们几十个顶尖的核物理专家,苦思冥想了几个月都找不到的症结,陆渊仅仅用了几个小时就……

  “问题,可能并不完全出在等离子体的约束和加热上。”

  陆渊指着屏幕上一个极其复杂的、由洛书推演出来的全新等离子体约束场几何构型图,解释道,

  “我们之前,过于关注如何提升磁场的强度和等离子体的温度,试图用‘暴力’的方式去突破那个‘能量壁垒’。但我们忽略了一个更根本的问题——等离子体内部能量的‘自洽循环’和‘谐振放大’效应。”

  “简单来说,”

  陆渊换了一种更通俗易懂的说法,

  “就像烧开水,我们不仅要让火足够大,还要让锅里的水能够形成有效的对流,让热量能够均匀地传递和积累。”

  “我们现在的‘锅’(磁约束场)足够坚固,‘火’(加热系统)也足够猛烈,但‘水’(等离子体)内部的能量流动,却存在着一些……微观层面的‘湍流耗散’和‘非线性干扰’,导致能量无法有效地在核心区域积累和放大,最终功亏一篑。”

  “而我设计的这个新的约束场构型,”

  他指着屏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