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这是妖术之摧枯拉朽

远方利州城头隐约可见的、因溃兵涌入而显得更加森严和慌乱的戒备。

  胜利的旗帜在晨风中猎猎作响,但那旗帜之下,暗流汹涌,新的风暴已在悄然汇聚。

  ……

  ……

  三月的尾巴尖儿,死死钩住了利州城。

  山雨欲来的沉重,如同浸透了水的厚棉被,沉甸甸地压在每一寸空气上,压得人喘不过气。

  白日里,大军调动掀起的黄龙早已尘埃落定,此刻的利州城,像一头被抽干了力气的洪荒巨兽,匍匐在巍峨秦岭投下的巨大阴影里,陷入死寂的沉眠。

  梆子声,零落得如同垂死之人的最后喘息,“梆——梆梆”,每一下都敲在紧绷的神经末梢上,反衬得周遭是更深、更广、更令人心悸的沉寂。

  天幕低垂,浓得化不开的墨色里,仅有的几颗疏星挣扎着,吝啬地透下惨淡微光,勉强勾勒出城郭屋宇黑沉沉的、如怪兽獠牙般的轮廓。

  街道巷陌,则彻底沦陷在深不见底的墨池之中,仿佛随时会吞噬一切敢于踏入的光明。

  “梆——梆梆!三更天喽……平安无事……”**

  嘶哑的吆喝声,被浓稠的夜色挤压得变形、微弱。

  更夫老王佝偻着如同枯树的脊背,左手提着一盏昏黄油纸灯笼,右手拄着磨得溜光的枣木梆子棍,步履蹒跚地趟过空旷得瘆人的朱雀大街。

  灯笼那点可怜的光晕,仅能在他脚下晕开一圈模糊、摇曳的橘黄,光圈之外,浓得发粘的黑暗迫不及待地合拢,仿佛那光不过是它皮肤上一道转瞬即逝、微不足道的细小划痕。

  初春夜里的寒气,带着秦岭深处冰雪的余威,透过老王身上那件打满补丁的旧棉袄,针扎似的刺入骨髓。

  他裹紧衣襟,每一次呼吸都在冰冷的空气中凝成一团转瞬即逝的白雾,带着衰老肺叶特有的浑浊气息。

  “这鬼天,这鬼城……”老王浑浊的眼珠不安地转动着,警惕地扫过街角屋檐下那些仿佛会蠕动的阴影。

  自从征蜀大军攻来的消息传开之后,整座利州城就成了一只惊弓之鸟。

  风声鹤唳,连他这个敲了几十年梆子,见惯了夜路百态的老骨头,也觉得今夜的黑暗格外粘稠阴森,仿佛每一片阴影后都蛰伏着择人而噬的凶兽。

  他总觉得,有什么东西,就在这死寂之下,无声地流动着。

  那点昏黄的光晕,伴随着迟缓、拖沓的脚步声,终于彻底消失在街角,如同被黑暗彻底消化、湮灭。

  就在光晕消失的刹那,仿佛得到了无声的号令,十道蛰伏在瓦檐下、石缝间、墙角根的黑影,如同从地脉深处渗出的浓稠墨汁,悄无声息地“活”了过来。

  他们并非莽撞地一拥而上,而是如同最精密的机括,分成三批,精确地利用着房屋的暗影、街角的凹陷、甚至地上残破石板的纹路,以一种非人的、近乎滑行的姿态,“流”过空旷冰冷的石板街道。

  他们的目标,是深巷尽头那座在惨淡星光下更显巍峨、宛如巨兽盘踞的府邸——利州守将张玉祥的宅院。

  这些黑影,全身包裹在一种特制的黑色紧身短靠之中。

  布料并非寻常棉麻,而是用北地罕见的“墨蚕”丝混合着深海“黑鲛”皮鞣制而成,坚韧异常,更拥有极强的吸光特性,与浓重的夜色完美交融,仿佛他们本身就是黑暗的一部分。

  每人背后都负着一个同样漆黑、毫无反光的皮质背囊,里面是今夜行动所需的各类精巧工具与应急补给。

  手中紧握的兵器,在黑暗中泛着哑光的幽泽——便于近身格斗的雁翎短刀、专破内家罡气的分水刺、淬了麻药的无声匕首……长短不一,却都透着一股冰冷的杀伐之气。

  最特别的,是他们脚上那双看似不起眼的布鞋。

  厚软的鞋底由七层上等棉麻浸透特制胶泥压制而成,行走时如同狸猫踏雪,落地无声,是潜入刺杀的无上利器。

  他们是黑夜的狩猎者,是唐军浩荡兵锋之外,悄然刺向敌人心脏的致命毒牙。

  领头一人,身形精悍如猎豹,动作简洁高效,毫无冗余,每一步都带着精确的韵律感。

  正是利州不良府的实际掌控者——韩北风。

  他率先抵达高耸的院墙下,那墙由巨大的青条石垒砌,冰冷坚硬,投下巨大的阴影。

  他并未立刻动作,只是举手握拳,骨节在黑暗中微微泛白。

  身后九道黑影如同被无形的丝线牵引,瞬间同时矮身下蹲,紧贴冰冷潮湿的墙根,呼吸压至几不可闻的境地,整个人仿佛融化在了墙体的阴影里,成为了黑暗本身的一部分,连心跳都似乎被强行抑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院内,一阵窸窸窣窣的异响打破了短暂的死寂!

  是爪子踩踏枯叶发出的摩擦声,接着是沉重而警惕的“呼哧呼哧”嗅探声,带着浓烈的警告意味——是护院恶犬!

  而且不止一只!听那动静,体型绝对不小。

  韩北风眼神骤然一凝,锐利如鹰隼,黑暗中闪过一丝寒芒。

  他并未转头,只是喉间发出一声极轻微、如同虫鸣般的“嘶”声。

  身旁,一个身形瘦小、几乎蜷缩成一团的人影立刻会意。

  他如同壁虎般贴着地面移动半尺,极其缓慢地从腿侧一个隐蔽的暗袋中摸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