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无所表示

  吴巨为小说家做了这么多,他若无所表示,似乎不合情理。

  此外,若将来小说家加入报社,身为主事者,他也需任职,以免边缘化。

  更重要的是,他对报社充满兴趣。

  “我也愿出任副社长!”温庭云决意已定。

  吴巨哈哈大笑,握住二人的手:“有二位协助,胜过得卧龙凤雏!”

  两位主事皆归于麾下,实乃意外之喜,他兴奋至极,若非碍于二人在场,真想立刻庆祝。

  “卧龙凤雏指什么?”温庭云好奇询问。

  “不重要。”吴巨挥挥手,“既然如此,随我进宫吧!”

  二人决心出任副社长,本还欢欣鼓舞,此刻却有些茫然。

  “进宫做什么?”他们疑惑。

  吴巨嘴角微扬:“二位是否从未想过,报社也算半个官办机构?虽不能一步登天,但谋得编制绝无问题!”

  温庭云与庄灀惊愕地对望。

  我们皆有锦绣前程!

  第505章 大秦报

  温庭云与庄灀正憧憬未来时,被吴巨带着走进了王宫。

  章台宫前,吴巨对守门的侍卫说:“请帮忙通报一声,我有要事求见大王。”

  侍卫点头后入内,片刻返回道:“请进。”

  吴巨拱手致谢,转身对温庭云和庄灀说:“两位稍待,我去去就回。”

  两人应允。

  进入大殿,吴巨见到子楚正伏案处理公文,一手持奏章,一手品茶点。子楚示意吴巨落座,道:“来得正好,寡人很快处理完这些事务。”

  吴巨施礼完毕坐下。

  子楚略作沉思,浏览了几页奏章,提笔批注几句后搁置一旁,抬眼问:“你今日所为何来?”

  “特来献宝。”吴巨面露笑意。

  “哦?竟有何等珍奇?”子楚来了兴致,“又是你的新发明?拿来看看。”

  吴巨从怀中取出一张报纸的样本递上。

  子楚放下茶点,接过细瞧。只见这张纸虽布满文字,却无甚特别之处,既不像改良过的精盐或炒茶般显而易见,也无怪诞之态。

  然而,吴巨向来心思独特,想必此物必有其价值。

  “此物何名?有何用途?”子楚直截了当询问。

  “禀大王,此乃报纸!”

  吴巨靠近几步,指指点点:“大王请看,纸上密密麻麻全是字吧?”

  “确实如此,只是字太小,看起来有些吃力。”子楚将报纸迎光端详。

  “字体小巧正是特意设计,暂且不提这一点。”吴巨继续说道:“若在报纸上刊载时事要闻,印刷几十万份,分发至各地,结果如何?”

  子楚挑眉:“若是如此,天下百姓皆能迅速知晓此事。”

  “正是如此!若再将朝廷需公告天下的政令刊印其上呢?”吴巨追问。

  子楚眼中闪过光芒,愈发好奇。

  “如若登载对敌国的批评文章,又当如何?”吴巨再问。

  子楚再次目光一亮,兴致更浓。

  “如果开战前,大王能撰写一篇鼓舞人心的文章刊印出来,激励民众和将士,不知您怎么看?”吴巨再次提议。

  子楚这次无法再保持平静,内心的情绪让他几乎兴奋得发光。

  他激动地说:“这个主意很有趣。如果这样,我们就能掌控全国舆论的方向!”

  “没错。”吴巨点头附和,“而且您看,这份报纸上的内容远超数百字,多达上万字,很多事情都能同时发布,它相当于汇总了京城乃至全国的信息,信息传播的速度将大幅加快!”

  “还有一点,报纸依托的是造纸术和印刷术,这两样技术是其他国家无法复制的。”吴巨补充道。

  子楚嘴角微扬,他对这种独属于自己的优势感到满意。

  “寡人明白了。”子楚点头同意,“国家会全力支持这项事业。”

  “正是如此,臣思考良久,彻夜难眠,绞尽脑汁,反复权衡,才下定决心在全国推行此事,这需要大王的支持与参与。”吴巨语气坚定。

  “嗯……”子楚点头表示认可,这不仅是影响舆论的工具,更是国家的根本,必须牢牢把握,“寡人代表国家出资一百万贯,你觉得够吗?”

  “足够了,臣也会出资一百万贯,我们五五分成。”吴巨回答。

  子楚点头,表示赞同,同时补充说:“既然国库出钱,那么这件事就必须做好。报纸上一定要有部分用来刊登国家政令等官方事务。”

  “明白,我们的初步计划是每份报纸四页,每页两个版面,共十六个版面,其中四个版面专门用于刊登政令。不过国家未必每天都有大量需要广泛发布的政令,所以其余版面可以刊登其他内容。”吴巨解释。

  子楚问道:“那具体会刊登些什么呢?”

  “这样的内容多得很,比如某项政策推行的实时动态,或者高级官员的任免情况,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