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无需急于一时

  忽然,他发现对面的吕凝正目光灼灼地看着自己,那双眼睛亮晶晶的,仿佛湖水中闪烁的星辰。

  吴巨对她笑了笑。

  吕凝的脸色微红,慌忙移开视线。

  吕不韦全程观察着这一幕,心中暗叹,看来自己养大的女儿终究是要离开了。

  即便吕凝陷入吴巨的魅力之中并非坏事,可他的心里却总觉得不是滋味。

  “一首《水调歌头》,一首《将进酒》,为作词界树立了新的标杆。后人恐怕难以超越吴卿的成就。”一位年长的学者发自肺腑地感慨,引来众人附和。

  “可惜的是,烧刀子已经喝完了,不然边饮酒边聆听这首词,那该多享受啊。”蒙骜惋惜道。

  “哎,孟子说过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世间万物往往难以尽善尽美。”一位儒家出身的老臣用文雅的言辞纠正道。

  若是平常,蒙骜对这类话语早已厌烦,但今天不知为何,或许是《将进酒》带来的豁然开朗,他竟觉得孟子的话颇有几分道理。

  “也无需太过遗憾,毕竟吴卿承诺日后还会继续酿造烧刀子,机会还有很多。”王龁在一旁说道。

  “有道理。”

  “不管怎样,今日能品尝吴卿的烧刀子,见证这首《将进酒》问世,这辈子也算无憾了!”麃公感慨道。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原本因韩国外戚闹得有些扫兴的宴会,因吴巨的这首《将进酒》重新焕发活力。

  吴巨与秦国的文臣武将们推杯换盏,也算正式结识了。

  直至吴巨不知第几次被劝酒之时,他忽然察觉到子楚身旁多了一名侍从。

  那侍从附耳向子楚低声汇报,听罢,子楚神情大变,连连确认后才让侍从退下。

  之后的一段时日,子楚始终独自沉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夜幕降临,宴席结束,众人各自归家。

  宏伟的王宫外,吴巨正与蒙骜、王龁等朝臣道别。

  “吴卿切记酿制烧刀子之事!”这已是麃公第三次叮嘱吴巨了。

  吴巨未曾料到,平日最沉默寡言的麃公竟如此嗜酒,醉后更是滔滔不绝。

  不仅是麃公,宴席散后,竟有数十位朝臣以“委婉”但诚挚的方式向吴巨表达了对烧刀子的渴求。

  这让吴巨十分惊讶。

  他没想过烧刀子会如此受欢迎。

  “放心,我会记住的。”吴巨笑着回应。

  “好,很好。”麃公满意点头,上车离去。

  接着,吴巨与其他朝臣又寒暄几句后也准备离开。

  忽然,身后传来一声女子的呼唤:“吴卿,请留步。”

  听到这句话,已踏上马车的吴巨停下了脚步。

  车内是魏磬,车外是吴巨,驾车的是章邯,三人都好奇地探头望去。

  来者是一名女子,气韵非凡。

  但吴巨认识她,她是夏太后的贴身侍女。

  “何事?”吴巨问道。

  “禀告吴卿,太后请您前往。”侍女行礼。

  吴巨皱眉望向远方,看见不远处宫门前,夏太后伫立良久,目光投向这里。

  “……”

  稍作考虑后,他对马车上的章邯和魏磬说:“你们在此稍候。”

  “好。”两人点头同意。

  吴巨转身对侍女道:“带路吧。”

  “请随我来。”

  侍女领路,两人不久便见到了夏太后。

  比起大殿上的雍容华贵,近看之下,秦王生母、当朝太后的脸庞仍显现出岁月留下的痕迹。

  “吴巨拜见太后。”吴巨行礼。

  “吴卿无需多礼。”夏太后的笑容温和慈祥。

  她轻轻示意,身旁立刻走出一队侍者。他们手中托着漆盘,上面覆盖着绢帛,遮住了盘中之物。

  “这是?”吴巨疑惑地望向夏太后。

  “大王命成蛟随你研习词章之道,但哀家深知成蛟年少顽皮,怕他有所疏忽,惹你不悦,故特意前来拜会,望你能多多包容。”夏太后说完,挥了挥手,侍者揭开了绢帛,展露出盘中的金银珠宝。

  这些珍宝大多为赠予吴巨之物,如一套名匠精心打造的银针、数百年陈年的药材及若干珍贵医书。也有送给魏磬的饰物,以及章邯所用的精铁锻造刀剑。

  显然,为备下这些极具价值且恰如其分的礼物,耗费了不少心思。

  “这……”正当吴巨欲婉拒时,成蛟匆匆赶来。

  “见过吴师。”

  成蛟见到吴巨在此,赶紧行礼。

  “为何此时才至?”夏太后目光柔和地转向成蛟。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