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一纸分拆协议》

  阳光打在春雷办公楼的大会议桌上,罗燕坐在正席,眼前是一份加盖红章的正式文件:《项目业务分拆与资产托管协议》。

  李向东亲自主持签署会议,桌旁坐着公司法务、财务主管,以及稳派代表老周。

  “从今天起,”李向东缓缓扫视众人,“副楼、C栋、南侧地块正式剥离主业资产,由新设‘春雷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托管运营,法定代表人罗燕。所有项目收支、融资、用工、结算……另立账户,独立核算。”

  他话音刚落,法务点头:“新主体工商注册已完成,资料备齐。下周起施工款与房款将切割流程,由置业公司单线走账。”

  老周倚着椅背,轻哼了一声:“我们不是反对你做项目,是怕你把主业拖进去。现在分拆了,就好,各自承担各自的风浪。”

  罗燕面无表情地签下名字,声音平稳:“这一笔,清清楚楚;一线一命,我扛。”

  现场寂静数秒。

  李向东看着协议封面,淡淡道:“我也签。我在这儿立字为据——这项目哪怕死了,也不牵春雷电子一分钱,不砸老本。”

  他握笔有力,在落款处重重一划,顿时,那份红头文件成了生死分界线。

  会后,老周与几位股东率先离席,背影干脆。罗燕抬头望李向东,轻声说:“从今天起,我们算是分头打仗了。”

  李向东点头:“打仗归打仗,阵地别丢。”

  窗外,秋风吹动尚未封顶的副楼楼体,阳光斜照之下,一纸协议悄然立成了“两线作战”的战书。

  签完协议第二天一早,罗燕就搬进了副楼边上的活动板房办公室,临时挂牌:“春雷置业现场指挥部”。

  她没喝茶,也没闲聊,直接抻开一张旧表格,在桌上铺开:“今天咱们不是开会,是换班。”

  技术副总赵工第一个被点名:“你调入春雷置业,挂项目副总,图纸、施工、工期,归你拍板;预算控制,报我。”

  赵工点头应下:“从今天起,我就住工地。”

  罗燕继续报人:“行政、法务、财务各调一人,归置业专线管理,后续业务流程,不再经电子总部。每人签一份‘责任划线备忘录’——干不好砸我,不连累你们。”

  李向东站在角落听着,笑了笑:“以后我想在楼道里多砌一堵墙,是不是也得提前三天走流程申请了?”

  会议室里笑声一阵,有人说:“李总也得排队。”

  但罗燕没有笑,眼神坚定地回了一句:“我能背这个锅,就得把你挡在后面。”

  李向东收了笑,点了点头:“行,老板你当,我就在外面看着点料。”

  人事清单一点点敲定,办公室里只剩笔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窗外工地上,打桩声不停,和这间小屋子里的气场一样,紧而不乱,兵分两路,各打各仗。

  罗燕写到最后一行,抬头道:“以后别叫我总经理,叫我工头。项目不活,我自己收摊。”

  第三天下午,罗燕亲自带着分拆协议副本、新法人登记文件和财务划线说明,敲开了工商银行南区支行信贷部的大门。

  她没坐多久,窗口那位姓刘的客户经理便接待了她,表情一如既往地客气而模糊。

  “我先不多解释,”罗燕把材料一一放在案头,“主项目划清了界线,地产部分独立出去,法人变更、资金隔离、签字责任,全有凭据。春雷电子不会、也不可能承担地产那边一分钱的债务风险。”

  姓刘的点了点头,翻看文件。“我们会报上去。总部近期确实在压缩授信额度,不过你们这动作,确实值得记录。我们会补充说明,贵司主动分拆、项目有控。”

  说完,他没给承诺,只是递出一句:“评级暂时不动,我们继续观察。”

  当天晚上,王哥一听气得皱眉:“这也叫有诚意?不动评级就算是正向反馈了?”

  罗燕叹口气:“至少他们没说要回收授信额度。”

  李向东却摆摆手:“咱们搞企业的,得知道——银行不动,就是最大的动作。特别是九十年代,有话不说死,有章程留空位,那就是留人情。”

  他站在窗边,看着远处工地脚手架上挂起的“春雷置业”横幅,轻声说:“只要他们还愿意打电话回来,就是怕你真能撑过去。”

  办公室里气氛没松多少,但罗燕的眉头,终究舒展开一点。

  罗燕一身工地马甲,脚踩防滑鞋,先后走访了三家材料供货商与两个承包队的驻点。

  “春雷那边真分家了?”三利水泥厂的刘老板放下茶杯,一边翻着车队调度表一边问,“你们这不是厂子里出乱子吧?”

  “怎么说呢。”罗燕语气平缓,“协议是签了,账分开了,人还在。”

  “那以后谁付我们钱?”

  “你手上这批,还是我们春雷置业的合同,我签的字,钱照旧按章走。”她拍了拍随身带着的红色公章包,“印还在我这儿。”

  走出材料点,她又拐进了二栋楼底的宿舍棚,里面是地坪包工的工头赵彪,正蹲在纸箱上擦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罗总。”赵彪见她进来,没起身,只是低声问,“你那边还在?”

  “还在。”

  赵彪点了点头,像是下定什么决心:“你人在,我就敢拉人开工;你要撤了,我们也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