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两大部门,黄巾之乱的幕后推手!【4】

  数日后,汉阳郡,冀县。

  时值十一月,凛冽的寒冬已然降临这片大地。

  湛蓝的天空宛如一面无边无际、晶莹剔透的巨大冰镜,高悬于苍穹之上,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寒意。

  狂风呼啸而过,其声犹如饿狼仰天哀嚎,在清冷的街道上肆意横行,毫不留情地席卷着每一个角落。

  街道两旁原本已经枯黄凋零的落叶和干枯树枝被寒风卷起。

  自进入十一月以来,整个凉州仿佛被这股寒风吹入了永恒的冰封之境。

  时间也好似凝固在了这一刻,全都停滞不前。

  昔日熙熙攘攘的街道如今变得冷冷清清,不见行人踪迹;广袤无垠的旷野之上,牧民突然销声匿迹,难觅踪影。

  太守府内。

  一片繁忙景象,下人们和侍从们纷纷忙碌着,按照貂蝉事先的吩咐,有条不紊地更换着新衣。每个人看起来都精神焕发、焕然一新。

  回廊和厅堂之内,则摆放着一个个烧得通红的炭火盆。

  炭火熊熊燃烧,散发出温暖的光芒和阵阵热气。

  火盆中的炭火烧得正旺,不时有火星四溅驱散了冬日的寒冷,让人感到无比舒适和惬意。

  古色古香、弥漫着淡淡墨香的书房之中,贾诩恭恭敬敬地跪坐在段羽的身前。

  两人之间,隔着两个燃烧的火盆,跳动的火焰将室内映照得忽明忽暗。

  而放置于段羽面前的,则是一封来自李儒的书信。

  段羽看完之后,随手笑着将书信投入了身前的火盆当中。

  李儒在信中虽然没有明说董璜的真正死因,但段羽也已经猜测出来了。

  董璜不可能是死于董卓之手,只能是死于李儒之手。

  究竟姜还是老的辣一些啊,要论毒士,李儒现在可比贾诩要毒。

  “文和啊,你得进步啊。”

  段羽将信件烧毁之后,看着贾诩没来由的来了一句。

  嗯?

  贾诩一愣。

  表情略有茫然。

  随后两条眉毛拧在了一起。

  一定是柳白屠,一定是!

  一定是柳白屠把他这段时间有些偷懒的事情上报了。

  这个爱趴别人家墙角的家伙。

  看着贾诩的表情,段羽就知道贾诩应该是没理解上去。

  不过不要紧,总要给一些成长的时间不是。

  “好了,先不说这个了,从现在开始到来年春天之前,应当不会再有战事了。”

  “接下来就是推行明年新政的问题了。”

  “如今能定下来的三个郡有金城,汉阳还有陇西郡三个郡。”

  “我打算在这三个郡,分别建立一个类似于盐监的部门,名为布政司。”

  “以用作统管,监督,推行养蚕的所有事项。”

  “文和有没有什么人选推举。”段羽看着贾诩说道。

  段羽所说的这个布政司,类似于明朝时期的布政司一样。

  只不过职权要比明朝时期的布政司小。

  只有统管,监督,还有推行养蚕抽丝的权利,并没有织布的这一项权利。

  目前在羌族之间推行的只有养蚕,收取蚕丝。

  至于织布,他还打算在汉阳郡单独建立一个织布局。

  统一将收购来的蚕丝统一织布,按照标准化来执行。

  这样一来,将来贩卖的丝绢样式还有款式都可以由他来定制,或者直接是按照客户的要求来定制。

  这样做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就是将收蚕丝,和织布两项分开,就能尽量的避免贪污一事。

  如果把收蚕丝,和织布的权利都交给一个人,那收蚕丝的数量,和织布的数量,都可以由一个人来掌控。

  具体数量没有办法统计。

  但将收蚕丝和织布分开来之后,负责收蚕丝的顶多就是扣留一点点的蚕丝来获利。

  而且每个地区,什么时段,能出产多少蚕丝,基本上数量不会相差太多。

  这样就避免了像是明朝嘉靖年间时期的江浙布政司的贪污情况。

  贪污,在任何朝代,任何时间都不稀奇。

  即便是朱元璋时期,贪污也是同样免不了的。

  段羽现在还没自信认为道他现在就能和完全版的洪武大帝比较。

  他现在还需要士族的力量,不能太松,同时也不能太严。

  所以,有些事情只有尽量的避免。

  “汉阳郡我推荐长史盖勋,至于金城郡.....”

 &e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